【情緒斷捨離】如何迅速從負面情緒恢復?別拿他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

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不開心

朋友在學攝影,時常跟著老師上山下海去拍星空、拍車軌、拍日落。他的個性認真,總是想把事情做到符合他心中覺得他人認可的標準,如果做不到就很容易給自己壓力。在外拍的課程中,如果拍出來的照片不符合期待,心裡會一直很沮喪。

有一次,朋友帶著沮喪的情緒追問了老師一番為什麼自己總是拍不好的理由。一陣來回後,老師當著眾多同班同學的面前對朋友說:「拍不好調整一下再試幾次就好了,為什麼你的個性和 XXX (另一位朋友) 差這麼多!」

故事到這邊暫停一下。思考一下,如果今天有人對你這麼說,你會怎麼反應?

繼續閱讀 【情緒斷捨離】如何迅速從負面情緒恢復?別拿他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

【一生花費】人一輩子要賺多少錢才夠用?以終為始,設定明確財務目標

給你的理想生活一個金額

你算過人一生要花多少錢才夠用嗎?

生活品質,不是錢越多就一定越好。事實上,你夢想中的理想生活,它有個 夠用的數字
我們對財富的期待,必須是個具體數字。當我們真心期望自己的理想生活成為現實,心中畫面描繪的越清晰,就能越快實現。

在設計自己的人生之前,要先參照地球上的遊戲規則,擬定出一份明確的財務目標。

lake-house

從現況生活推算出一生花費

在不考慮物價通膨下,可以這樣快速的估算:

繼續閱讀 【一生花費】人一輩子要賺多少錢才夠用?以終為始,設定明確財務目標

【算命初體驗】紫微斗數的解釋準嗎?科學嗎?命盤上的是寫死的命運還是自己可掌握的人生?

為什麼想嘗試算命

一直以來我對算命的態度是:「不相信算命算出的結果,但覺得算命這件事本身很有趣。」

前陣子和一對夫妻朋友聚會,聊到他們去算紫微斗數的經驗。
他們原本對算命半信半疑,但幫他們算的老師在不知道任何背景的情況下,只憑著當場拿到的紫微命盤,就講出先生在哪個年份發生了什麼事件,讓他們覺得很準。甚至決定連即將出生的小孩命名都要給他算。

我一直不是很明白「光靠出生時間就能決定一個人的性格」的原理,舉凡星座、星座命盤、生辰八字、紫微斗數… 等等,這些都是靠出生年月日時來定盤,但是個性不同的雙胞胎又要怎麼説呢?

從另一方面思考,或許紫微斗數也可能是種科學?沒親身體驗實在很難定奪,在完全不了解的情況下就否定也不對。因此,抱持著高度的好奇心,我幫自己和先生報名了同一位老師的紫微斗數命盤解析,開啟我的算命初體驗!

算命流程

我透過 Line 和老師線上預約面談時間,並提供了自己和先生的命盤,沒有提供任何自己的背景和想問的問題。到此,老師有看到我的 Line 的大頭貼,知道我們是對已婚夫妻、住台北、講話客氣,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資訊。

繼續閱讀 【算命初體驗】紫微斗數的解釋準嗎?科學嗎?命盤上的是寫死的命運還是自己可掌握的人生?

【原子習慣】留住好習慣的關鍵,如何維持好不容易培養成的好習慣 (書摘 / 心得 / 讀後感)

信念與習慣的關係

原子習慣一書中有個這樣的例子:

想像兩個拒絕別人遞來的香菸的人。
第一個人說:「不用了,謝謝。我正在戒菸。」聽起來是合理的答案,但這個人仍認為自己是個吸菸者,只是在試著戒菸。他帶著相同的信念,卻希望自己的行為會改變。
第二個人拒絕時說:「不用了,謝謝。我不抽菸。」

聽起來差別雖小,這個說法卻傳達出身份認同的轉變。吸煙已成為過去,與現在的生活無關。這個人已經不把自己視為吸菸者了。

停下來想一想,你覺得哪一位比較有機會從此成功不再碰菸?

當一個人認定自己是個想要戒菸的吸菸者,其核心還是認定自己是個吸菸者,戒菸起來每個行動都是種忍耐,需要更大的意志力,痛苦指數也較高。

當一個人認定自己是個不吸菸的人,其所作所為會隨著自己的信念而改變,所有不抽菸的行動符合自己的信念,執行起來更加暢通,無阻礙。

只訂下目標成果,失敗率還是很高

為了讓自己成為變得更好,我也曾經在幫自己設下許多年度目標。

繼續閱讀 【原子習慣】留住好習慣的關鍵,如何維持好不容易培養成的好習慣 (書摘 / 心得 / 讀後感)

【我的轉職之路】我的人生規劃、 PM 職涯發展的探索及心路歷程

我的人生規劃總歸一句,就是永遠忠於本心。每個人生的重要抉擇點,我努力探索、堆疊自己的特殊性,嘗試找出一條少人競爭的路,能輕鬆的走出自己的一片天。

此篇文章中我所分享的每個階段轉換,將盡力涵蓋到以下面向:

  • 做出抉擇的考量點
  • 可以成功轉職的原因
  • 做了哪些準備
  • 心態上的轉變 (害怕?迷惘?)

高中選組:第二類組(理工組)

當時的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,只知道自己對什麼可能沒興趣。

繼續閱讀 【我的轉職之路】我的人生規劃、 PM 職涯發展的探索及心路歷程

【豐盛及富足】斷捨離生活意外的美好收穫

幫斷捨離後的二手物品找新家

開始執行斷捨離生活以後,每天都有新的物品被斷捨離掉。

在處理這些已經用不到的東西時,會發現蠻多物品幾乎全新、保持在很有使用價值的狀態。為了避免這些好東西直接進垃圾桶,秉著惜物、環保愛地球的一顆心,這段日子以來,我嘗試了各種不同管道來為這些物品找出入。透過網路上賣掉、送給身邊朋友、捐給非營利機構、分享給需要的人… 等等,盡可能的幫這些物品找到下一個能幫他發揮價值家。

Taptot APP: 無償分享物品給需要的人的 APP
讀冊:販賣二手書/購入新書的知識循環鏈

無償分享物品後的意外收穫

使用 Taptot 了好一陣子。
某天,閱讀到 Taptot 上拿客的回饋評價,讓我感到非常的開心!拿客分享了剛好拿到他們正需要的東西,所分享出去的東西是被需要且喜歡的 😊

繼續閱讀 【豐盛及富足】斷捨離生活意外的美好收穫

【理想生活作息】疫情之下我的新生活作息

Covid-19 全球大流行到現在一年多,最終也掃到了台灣。
這一個多月來,我和先生全面在家工作,親朋好友聚餐全部取消,出國、旅遊全部停擺,如非必要就不出門。這段特別的日子,讓我養成了全新的生活習慣。

原本的生活作息

早上 6:50 起床,起床盥洗準備後約 8:00 出門。9:00 到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,忙碌到晚上 7:00 前下班,差不多 8:00 回到家,吃點東西、洗澡、休息一下,10:00 到 11:30 處理一下事情,差不多 12 點睡。

我的新生活作息

這段時間我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。生活作息調整為晚上 10:30 前睡,早上 6:30 醒來。

每天早上醒來睜開眼,能感受到自己躺在一個充滿舒適溫柔白光的房間裡,舒適的溫度,舒服的床、柔軟的棉被。每天醒來第一件事,就是在心中對一切發生的事表達感謝。感謝美好的晨光照進整個房間,感謝舒服的床,感謝先生都會煮好吃的給我吃,感謝自己擁有可以好好沈澱自己的時間。一連串的感謝,為今天設定一個美好的起頭。

繼續閱讀 【理想生活作息】疫情之下我的新生活作息

【I型起源 I origins】電影觀後感,靈性知識與科學之間的微妙關係

科學與靈性知識之間的微妙關係

網路上不少人都說 I origins 這部是他心中的好電影。看完之後我也有同感。這部片電影題材很有趣,劇情轉折也很觸動人心的。讓我印象深刻的是,這部片探討了科學與宗教之間對立的那面:

Sofi: When I saw you that night, I… I had the feeling that I had known you. Actually, I felt like you knew me.
Ian: What do you mean?
Sofi: Like we are connected from past lives.
Ian: I don’t believe in that.
Sofi: What do you believe in?
Ian: I’m a scientist. I believe in data.

女主角 Sofi 相信著某種非主流的信仰,相信靈魂以及看不見的力量。而男主角 Ian 是個扎扎實實的生物科學家,只相信數據,相信科學實驗穩札穩打所作出的結果。電影裡兩人困在電梯裡的那幕,兩人的關係緊張,Ian 覺得 Sofi 像小孩永遠長不大,相信著沒有科學證據的東西,一直活在自己的奇幻世界中。 

繼續閱讀 【I型起源 I origins】電影觀後感,靈性知識與科學之間的微妙關係

【疫情下的捐款】檢視自己與給予的關係

疫情之下我們能做的事情

這次疫情在家,偶然在 FB 看到一篇文章——疫情之下能做的事情,看了心都糾結了起來:

這次疫情爆發,到處都成為重災區,在我看來,疾病不會挑人,但會找到這個社會最弱的點進行攻擊,最包容弱勢的區域會先成為傳播口,又因為這些地方容易被攻擊,難以有足夠的聲量,所以會被汙名的最慘。

疫情下,最弱勢者也是最受影響的,三級防疫封閉的廟宇、圖書館、運動中心、地下街和公有商圈,這些對於台灣有家可歸的人來說只是娛樂空間或宗教場所,並非「生活必須」,但對年老的性工作者和街友來說,是生活重要的場域,躲太陽、看書報甚至擦澡清潔,這些地方也是無家者和經濟弱勢者取得飲用水的重要來源,現在全沒水可以喝了,甚至廁所也封閉了大半,這必定會影響他們的生活,連同便利超商慢慢的封閉內用區域,這也是他們避暑的空間,現在能去的地方更少了。

昨天一個朋友告訴我,他看到年老的女性悄悄走到旁邊垃圾桶裡快速撿起一個口罩,戴上後走入便利超商,買一罐水和一個麵包出來,離開。

看到這邊,想到自己好手好腳、工作正常收入不受影響、餐餐有飯吃,躲在家工作要多久有多久。相較之下自己也太幸福了。

繼續閱讀 【疫情下的捐款】檢視自己與給予的關係

【秘密】閱讀筆記(書摘 / 心得 / 讀後感)

秘密 The Secret——這本書是十多年前出版後,持續佔據排行榜許久的一本暢銷書。2006年紀錄片《祕密》突然爆紅,影片中列舉許多歷史名人早就知道的「正向思考」神奇之處,也因為已經應用在他們的生活中,因此他們才會接連獲得成功、財富、名聲等。2021 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在家時間變長,看書的時間變多了,昨天心血來潮,從書架上拿下了這本過去不曾認真翻過的這本書。

2020 年和 2021 年,隨著 Covid-19 造成全球大流行,全球破億的確診人數,各國此起彼落的封城狀態。從未想過這麼大的歷史事件會在此生經歷到,也因此,觸發了我探索這樣大事件背後所想帶給人類啟示。

繼續閱讀 【秘密】閱讀筆記(書摘 / 心得 / 讀後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