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子習慣】留住好習慣的關鍵,如何維持好不容易培養成的好習慣 (書摘 / 心得 / 讀後感)

信念與習慣的關係

原子習慣一書中有個這樣的例子:

想像兩個拒絕別人遞來的香菸的人。
第一個人說:「不用了,謝謝。我正在戒菸。」聽起來是合理的答案,但這個人仍認為自己是個吸菸者,只是在試著戒菸。他帶著相同的信念,卻希望自己的行為會改變。
第二個人拒絕時說:「不用了,謝謝。我不抽菸。」

聽起來差別雖小,這個說法卻傳達出身份認同的轉變。吸煙已成為過去,與現在的生活無關。這個人已經不把自己視為吸菸者了。

停下來想一想,你覺得哪一位比較有機會從此成功不再碰菸?

當一個人認定自己是個想要戒菸的吸菸者,其核心還是認定自己是個吸菸者,戒菸起來每個行動都是種忍耐,需要更大的意志力,痛苦指數也較高。

當一個人認定自己是個不吸菸的人,其所作所為會隨著自己的信念而改變,所有不抽菸的行動符合自己的信念,執行起來更加暢通,無阻礙。

只訂下目標成果,失敗率還是很高

為了讓自己成為變得更好,我也曾經在幫自己設下許多年度目標。

繼續閱讀 【原子習慣】留住好習慣的關鍵,如何維持好不容易培養成的好習慣 (書摘 / 心得 / 讀後感)

【原子習慣】輕鬆養成習慣,自制力的秘密 – 閱讀筆記(書摘 / 心得 / 讀後感)

自律者是最少動用到自制力的人

最近讀到原子習慣一書中有句話讓我很有感:

如果你體重過重、吸煙,或者有毒癮,一輩子都會有人說那是因為你缺乏自制力。分析自我控制力強大的人之後,科學家發現他們跟那些苦苦掙扎的人其實沒有太大不同;相反地,所謂「自律者」只是擅長建構生活,好讓自己不需要展現超凡的意志力與自我控制力。最有自制力的人,通常是最少用自制力的人。當你不需要常常動用自制力,就比較容易自我克制。

深深的認同,想建立起良好的習慣,要從打造讓你能「輕鬆達成」的環境開始。

早上 7:10,我正在為這篇文章撰寫草稿的工作桌面

我的自律生活實踐

我的部落格從開始到現在,堅持每週更新兩篇文章的頻率連續 20 週了。

繼續閱讀 【原子習慣】輕鬆養成習慣,自制力的秘密 – 閱讀筆記(書摘 / 心得 / 讀後感)

【理想生活作息】疫情之下我的新生活作息

Covid-19 全球大流行到現在一年多,最終也掃到了台灣。
這一個多月來,我和先生全面在家工作,親朋好友聚餐全部取消,出國、旅遊全部停擺,如非必要就不出門。這段特別的日子,讓我養成了全新的生活習慣。

原本的生活作息

早上 6:50 起床,起床盥洗準備後約 8:00 出門。9:00 到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,忙碌到晚上 7:00 前下班,差不多 8:00 回到家,吃點東西、洗澡、休息一下,10:00 到 11:30 處理一下事情,差不多 12 點睡。

我的新生活作息

這段時間我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。生活作息調整為晚上 10:30 前睡,早上 6:30 醒來。

每天早上醒來睜開眼,能感受到自己躺在一個充滿舒適溫柔白光的房間裡,舒適的溫度,舒服的床、柔軟的棉被。每天醒來第一件事,就是在心中對一切發生的事表達感謝。感謝美好的晨光照進整個房間,感謝舒服的床,感謝先生都會煮好吃的給我吃,感謝自己擁有可以好好沈澱自己的時間。一連串的感謝,為今天設定一個美好的起頭。

繼續閱讀 【理想生活作息】疫情之下我的新生活作息

【執行力 — 至少今天】養成習慣的小撇步

也許你有以下的煩惱:
– 做事很難持之以恆。要堅持每天睡前看書、每週運動的習慣,前幾天還堅持得住,之後就會無疾而終。

有個說法是,養成一個新習慣至少需要堅持連續 21 天。


若想養成每天早上 6 點起床的習慣,至少要堅持連續 21 天早起;若想養成睡前不要滑手機的習慣,那就要忍住滑手機的衝動 21 天。21 天,對於還沒養成自律習慣的人來說 — 至少對我來說 — 聽到要撐 21 天,就覺得壓力好大!

繼續閱讀 【執行力 — 至少今天】養成習慣的小撇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