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子習慣】留住好習慣的關鍵,如何維持好不容易培養成的好習慣 (書摘 / 心得 / 讀後感)

信念與習慣的關係

原子習慣一書中有個這樣的例子:

想像兩個拒絕別人遞來的香菸的人。
第一個人說:「不用了,謝謝。我正在戒菸。」聽起來是合理的答案,但這個人仍認為自己是個吸菸者,只是在試著戒菸。他帶著相同的信念,卻希望自己的行為會改變。
第二個人拒絕時說:「不用了,謝謝。我不抽菸。」

聽起來差別雖小,這個說法卻傳達出身份認同的轉變。吸煙已成為過去,與現在的生活無關。這個人已經不把自己視為吸菸者了。

停下來想一想,你覺得哪一位比較有機會從此成功不再碰菸?

當一個人認定自己是個想要戒菸的吸菸者,其核心還是認定自己是個吸菸者,戒菸起來每個行動都是種忍耐,需要更大的意志力,痛苦指數也較高。

當一個人認定自己是個不吸菸的人,其所作所為會隨著自己的信念而改變,所有不抽菸的行動符合自己的信念,執行起來更加暢通,無阻礙。

只訂下目標成果,失敗率還是很高

為了讓自己成為變得更好,我也曾經在幫自己設下許多年度目標。

繼續閱讀 【原子習慣】留住好習慣的關鍵,如何維持好不容易培養成的好習慣 (書摘 / 心得 / 讀後感)

【原子習慣】輕鬆養成習慣,自制力的秘密 – 閱讀筆記(書摘 / 心得 / 讀後感)

自律者是最少動用到自制力的人

最近讀到原子習慣一書中有句話讓我很有感:

如果你體重過重、吸煙,或者有毒癮,一輩子都會有人說那是因為你缺乏自制力。分析自我控制力強大的人之後,科學家發現他們跟那些苦苦掙扎的人其實沒有太大不同;相反地,所謂「自律者」只是擅長建構生活,好讓自己不需要展現超凡的意志力與自我控制力。最有自制力的人,通常是最少用自制力的人。當你不需要常常動用自制力,就比較容易自我克制。

深深的認同,想建立起良好的習慣,要從打造讓你能「輕鬆達成」的環境開始。

早上 7:10,我正在為這篇文章撰寫草稿的工作桌面

我的自律生活實踐

我的部落格從開始到現在,堅持每週更新兩篇文章的頻率連續 20 週了。

繼續閱讀 【原子習慣】輕鬆養成習慣,自制力的秘密 – 閱讀筆記(書摘 / 心得 / 讀後感)

【兩分鐘原則】提高任務處理的效率

你是否有這樣的煩惱:
– 手上總是很多雜事還沒處理,拖著積著心情覺得很浮躁。
#浮躁 #急躁 #阿雜

人啊,只要有事情該做還沒做,心裏就會一直惦記著那件事,每當想起又還沒處理完時,心情就會覺得很阿雜。為了確保自己不會遺忘某件任務,每個人都有自己慣用的方法記下來,等待之後處理。然而,當代辦事項不小心越積越多,對心理所造成的負擔就越大。我們平常已經有很多大的課題要處理了,腦力就留給大事,小的事情就盡可能的清掉吧!

實用準則:一件事情如果兩分鐘內可以解決,就要當下處理掉。當下判定 Now or Later。

繼續閱讀 【兩分鐘原則】提高任務處理的效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