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加快腹腔鏡手術後的恢復速度?
我在過去四個月內動了兩次腹腔鏡手術,經歷過一次地獄般的術後恢復期,一次天堂般的術後恢復期。
第一次手術術後恢復得很痛苦,出院後剛回到家,就發現幾乎無法靠自己的力量躺下床,花了快兩週才恢復到能自行正常坐臥,接著又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與脹氣奮戰。
但一回生二回熟,我在第二次手術後積極做了許多調整,所以這次恢復得迅速且良好,出院後自行坐臥或正常行走都沒什麼問題,也沒什麼脹氣的狀況。
究竟我做了哪些調整,讓第二次的恢復狀況如此良好?
分享一下個人經驗給即將要做腹腔鏡手術的人,希望大家都能迅速恢復元氣 😊

腹腔鏡手術的術後併發症
腹腔鏡手術雖是微創手術,但是為了讓手術有足夠的操作空間,會讓患者在全身麻醉的狀況下,將二氧化碳充飽其腹腔至適合操作的大小。(聽我的麻醉醫師說:肚子脂肪越多的人需要灌越更多氣才能把肚皮撐起來 😂)
手術後肚子會澎得讓人驚訝的大,鼓得像顆充飽氣的氣球,肚皮不自然的繃緊,大概術後三天後會明顯消退。
腹腔鏡手術雖然傷口小、恢復快,通常 3-5 天就能出院,但一些術後併發症還是不容小覷:
1. 肩頸背肌肉痠痛(特別是右肩)
手術後右邊肩頸肌肉會明顯酸痛。我第一次手術後恢復不良,甚至還因為胸腔肌肉嚴重痠痛,無法控制胸腔肌肉來正常呼吸,幾乎有點心肌梗塞的感覺。此時呼吸變淺,甚至無法靠自身肌肉的力量從床上起身或躺下。
會有這樣的現象,是因為腹腔中殘餘的二氧化碳會堆積在橫隔膜,刺激膈神經造成肩膀酸痛,又以右邊肩頸背最明顯。另外二氧化碳在被身體吸收後轉變為碳酸,造成局部肌肉的酸化,刺激腹膜造成酸痛。
2. 脹氣
脹氣的狀況隨著每個人腸胃蠕動的好壞會有不同的恢復期。我在第一次手術時的體質是約 7 天排便一次,結果術後脹氣了一個月。第二次手術時我的體質已經調整好到每日排便一次,搭配術後的積極運動,這次幾乎沒什麼脹氣問題。
3. 肚子晃動到的傷口不適
身體移動的過程中,只要肚子稍微晃動到就會不舒服。用束腹帶固定腹部可以顯著降低腹部晃動。
4. 喉嚨痛
為了提升全身麻醉的安全性,術中口中會放置氣管,造成手術後會有一些咽喉腫痛的狀況。通常術後 2 天內會改善。
延伸閱讀:
腹腔鏡手術簡介 – 手術原理、手術方法介紹、手術適用病灶
腹腔鏡手術介紹 – 沿革、手術優缺點、手術方法
腹腔鏡手術後為什麼右肩會痠痛?
如何加快消除右肩肌肉痠痛及脹氣問題?
手術後盡早下床走動,且盡可能的持續走動!!!
手術後當晚或隔天早上一定要儘早下床走動,繞著病房繞圈或在該樓層散步幾圈都好。
運動能有效協助二氧化碳的排氣(也就是俗稱的:放屁),排氣越多恢復得越快,儘早把二氧化碳送出體外,肌肉酸痛的症狀就不會這麼明顯。
還記得照顧我的資深護理師這麼説:
「在國外,腹腔鏡手術也稱作是上班刀,強調術後幾天就可以回去上班,術後多運動可以恢復得更快。但在台灣,華人總有手術後要多休息的觀念,所以腹腔鏡術後應積極走動的觀念推行不太起來。其實,一直躺著不動反而會讓術後恢復期拉長。術後如果不動,體內的二氧化碳會讓你的肩頸肌肉酸痛,嚴重的話甚至會有心肌梗塞的感覺!所以一定要多運動!」
我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這段話作證,如果因怕痛而少動的下場會有多麽慘 😭
護理師叫你術後要多走動多運動不是說好玩的,千萬不要當耳邊風,是真的要做!!!
有了前車之鑑,第二次開刀我在手術後隔天一大早一拔掉尿管就下床走了好一陣子(全身麻醉剛退的 24 小時,自己下床要人在旁邊看著以防跌倒!)。已經被第一次的經驗嚇到了,躺越久排氣越慢,術後的不舒服就越久。
在第二次手術前,我還特別跟麻醉醫生跟主刀醫生各抱怨了一次上次的肌肉酸痛問題,期待他們在手術過程中可以做些什麼來緩解我術後的不舒服。但他們給我的答案是:「不舒服是一定會有的,術後兩三天後就會好得多。」所以實際上,緩解肌肉酸痛狀況主要還是要靠自己,自己多走動才是不二法門!
術後我盡可能的持續走路、散步(每次走路 60 分鐘以上),順便搭配彈力帶鍛鍊一下上肢,讓胸部和背部的肌肉可以得到舒展。隨著身體能接受的活動範圍越大,開始加上抬腳,深蹲等動作,積極促進腸胃蠕動。
延伸閱讀:腹腔鏡手術後第一次下床的小撇步
加快術後恢復的秘密武器:束腹帶
真情推薦使用束腹帶!只要醫生同意,用了束腹帶可以少受很多不必要的痛苦。
腹腔鏡雖然傷口小,但是手術完後不論是睡覺姿勢的變換、走路時軀幹的自然擺動、乘坐汽機車時路面不平引起的震動等,只要讓肚子些微晃動到就會感到不舒服。
腹部被束腹帶固定後,睡覺時想正躺或側躺都能輕易翻身,走路速度也能大幅提升,搭乘汽車或機車時也比較不會被震得不舒服。
有了束腹帶,所有行動變得容易,進而讓人更願意下床走動,大幅增加了後續願意運動的意願。長時間走動能促進腸胃蠕動,有助於身體將二氧化碳排出,有效縮短肌肉酸痛及脹氣的時間。
我第一次動腹腔鏡手術時沒買束腹帶,當時考慮束腹帶也是一筆錢,用完幾天後就不再會用到,放在家只是佔位置…。如果能回到當初,我一定會毫不猶豫買下去 😤
第二次就學乖了,手術之前就準備好了,手術後就馬上圍上去,傷口晃動的不適感大幅降低!
台大也有主治醫生甚至會指定病人要自備束腹帶,手術台上剛開完刀後會立即幫你圍上去,以幫助手術後的恢復。
腹腔鏡手術後束腹帶要用多久?
我個人覺得可以用至少兩週,等到平時走路時沒束腹帶肚子也不會不舒服後,就可以考慮拿掉了。
推薦使用傷口防水敷料
手術後馬上可以洗頭洗澡會讓術後的心情舒爽很多 😌
防水敷料是自費項目(若有保險可實支實付),價格隨品牌型號及醫院而定,我當時連同後續傷口護理備品的部分買下來約 2000 – 3000 元,覺得很值得投資。
切記手術後的回診要攜帶防水敷料,不然在門診檢查傷口時可能沒有該敷料可換。
術後避免提重物
基本上剛手術後避免提 1 公斤以上的重物,依恢復狀況可斟酌增加重量,術後 8 週避免提超過 5 公斤以上的重物。
還是要依主治醫生及護理師的說明為準唷!不同的手術項目恢復期會有差異。
術後飲食
一樣以主治醫生及護理師的說明為準,但大原則如下:
- 術後先喝溫開水,等到有食慾後再慢慢恢復正常進食,此時應避免容易產氣的食物(蛋、豆、奶、麵包、饅頭、蛋糕、地瓜… 等。
- 手術完一兩天因有喉嚨痛的問題,所以也建議避免甜食或含糖飲料。甜食及飲料會讓喉嚨容易有痰,但因為術後胸腔肌肉痠痛及腹部傷口的問題,排出痰的動作會比較辛苦。
- 術後幾週可以多吃些魚、瘦肉等高蛋白質的食物補充傷口癒合所需的營養,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纖食物幫助腸胃蠕動,避免辛辣、油膩、菸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。
- 手術後一週要少量多餐,建議不要因為肚子餓就一次吃到正常的一頓飯的量,此時肚子還是被二氧化碳充飽,腸胃蠕動也還沒完全恢復,整個胸腔、腹腔已經沒什麼空間,大量的食物再硬塞下去身體會非常痛苦。
我在術後第二天買了排隊名店的干貝粥來吃,因為太好吃不自覺吃太多碗後,當下整個腹腔爆炸痛,為此折騰了一個多小時 😭 希望大家以此為鑑,如果真的太好吃,也要忍住分散在不同的時間點慢慢吃…
何時可以返回工作崗位?
視工作性質和自己的感受而定。
通常在術後 1~2 週內可返回辦公室類型的工作崗位,或約 4 週後可回到較費勞力的工作崗位。
我自己覺得手術後一個月的體力跟手術前還是有點落差,在外走跳一整天會更快感到疲倦。因此別勉強自己,盡可能別排太精實的整日活動,要留點時間休息。
延伸閱讀:腹腔鏡手術的術後照顧注意事項
小結
最後,想給即將動手術或已經動完手術的大家一些話:不要因為自己要動手術或確診了什麼,而覺得自己不健康了、或覺得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?而感到灰心。
開刀是人生中難得能強迫你從日常生活抽離,終於能慢下來好好思考怎麼照顧自己的機會。雖然工作可能會被迫停下來、可能處處需要家人、朋友或同事的幫忙,雖然自己的情緒可能會經過震驚、憤怒、悲傷、釋懷等等的情緒,可是難得可以這樣理直氣壯的照顧自己,其實也是一種幸運。
想想我能怎樣讓自己恢復健康?我能怎樣做來讓自己擁有一個比以往更健康的身體?
在第一次手術後,我學會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,讓自己吃得更健康。我也成功得調整好自己的腸胃系統,到現在已經擁有健康的排便頻率。也終於積極想著要怎麼運動,讓自己永遠敏捷健康的身體。我開始注重自己的情緒健康,也開始學會在自己真的需要幫助的時候,開口向家人朋友請求幫忙…。在專業的醫學協助下,身體只會越變越好。
也許生命中的各種看似不好事件,只要轉個念,反而會變成一份意想不到的福氣!
相信你可以在這個人生的逗點,好好蓄力,再奮力跳起!
–
腹腔鏡的手術後你恢復得如何呢?
–
▍探索更多 ▍
面對家人或自己生病的轉念方法
探索更多維持情緒的方法:找尋內心的平靜
非常感謝分享
在期待很久的出國遊前
發現不得不開刀的腫瘤
心情真的很差
到後來接受面對的心境
真的是說到我心坎裡去了
很感謝版主分享的經驗
讓我不那麼害怕
也更有勇氣
讚讚
謝謝你的留言 🙂
我完全懂你的心境轉換!
在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加上自己的勤奮,一年多後的我現在的狀況還不錯,相信你也能度過這段特別的時刻。
能開刀的腫瘤在醫學上應該算是相對好控制的,希望你一切順利!
讚讚
謝謝您的分享,很受用!
讚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