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想完成某件事,若要等到自己準備好再去做,那就永遠不會開始了。
多麽老生常談的一句雞湯啊!但實際上在執行時,卻困難重重。
練習不去堅持完美
許多講述成功方法的經典書籍,都強調了「持續去做」的重要性。
有鑑於此,在經營個人網站這件事上,我強迫自己設下了「持續去做」的執行底線,要求自己堅守住持續產出內容的數量。為了謹慎使用白日上班後所剩的精力,能妥協的就只剩文筆了。
如果一直拘泥著文章要編修得夠好才能發表,那我可能永遠無法開始輸出我腦中的內容。我洗腦自己,這樣有瑕疵的東西是可以發佈的,產出的東西不需要是 100 分才能交出去,有 60 分就可以!
還記得剛開始寫的頭幾篇文章,自己閱讀起來,都覺得文筆實在差勁到自己都讀不太下去。贅字呀、詞不達意呀,不知道文章主旨想探討什麼呀,來來回回修正了好久,才擠出一篇沒糟到完全看不下去的文章。從開始寫文章到現在兩個月來,第一篇和最後一篇比,已經看到明顯的進步了。
接受自己現況的勇氣
對我來說最大的坎,是強迫自己在還沒準備好的情況下,赤裸裸的把不夠好的東西攤在眾人面前看。發出去的文章都是以 Avery 的名譽發出,總會擔心別人看不懂、讀不下去,進而讓人覺得「原來 Avery 的程度就只有這樣啊!」。「自己如果有時間認真做的話品質才不是這個樣子!」這句話在心中吶喊了無數次。要承認這樣的品質是出自於自己的手,心裡要跨過這個坎其實非常困難呀!
我努力克制著自己不用在意。我安慰自己,文章的文筆就像是漫畫家的畫風,會隨著時間的累積逐漸變得更好、更成熟。舉凡非常成功的暢銷漫畫家作者,翻開第一集和最後一集兩兩一比,畫風差異之大。一開始的畫風很稚嫩,連續畫了 20 幾本之後畫風才變得順眼許多。許多時下火紅的 youtuber 頻道也是同個道理,如果翻出他們最初上的幾集影片,也都帶著生澀。
於是轉念一想,這其實是個非常難能可貴的自我成長的過程紀錄。這個過程見證了往後成功了的自己,其蛻變過程中最真實的一面。如果能力普通的平凡人只要堅持下去就能成功了,所有人都能成功。
快速失敗才能更快速成長
因為工作的關係,接觸到許多 Agile (敏捷開發) 思維和產品 MVP (最小可行性產品) 的概念。如果想推出一個成功的產品,需要不斷確保 product/market fit (產品符合市場需求)。為了達到快速驗證和保持與快速變動的市場需求對焦兩個目的,我們必須用敏捷的腳步,用最小的成本不斷的向市場驗證產品的可行性。先開始實作就是這個道理。與其事前做好仔細完整的規劃,在未經市場驗證的狀態下先花很大的時間研磨產品的品質,不如快速迭代產品的版本,透過市場的反饋為產品找到最好的樣貌。
所以,每篇文章都算是一次產品的迭代,嘗試不同主題、風格,每次的經驗和反饋,都能協助我們找到最適合的方向。失敗是正常的,甚至說是日常。每一次的不完美都是成功路上的基石。
準備轉職:先面試才能準備好自己
同樣的概念放到轉職這件事。
身邊有朋友想換工作講好多年了,卻一直沒有開始行動。他想著等自己能力夠好再去面試。自尊對他來說很重要,很怕自己在還沒準備好時出去面試被別人洗臉,因此到現在遲遲沒有去面試任何一家公司。轉職這個計畫即便心中沙盤推演了好幾年,終究也只流於一個想法。
舉例來說,若想應徵一個高階工程師的職位,如果想等到把技術知識練好才有勇氣去應徵,不但會錯失掉很多其實拿得到該職缺的可能性,也會少了很多從面試官中得到對自己的回饋的機會。早點收到這些回饋,就能更精準的打磨自己的能力成為市場上最搶手的那些人。
沒有開始的一天,就沒有變好的一天
事情開始前,我們總會預先想像有很多未知和困難要去克服,但神奇的是,在實際去做以後,原本所想像的問題常常不是真正的問題,在做的過程中問題總是不知不覺中被解決掉了。
回歸文章的第一句話,不要等到自己準備好了再去做。
沒有開始的一天,就沒有變好的一天。
Don’t let perfect be the enemy of good.
Don’t let perfect get in the way of progress.
別讓完美成為讓自己進步的絆腳石。
–
有什麼事自己一直想著要去做卻遲遲沒有開始的呢?
–
▍探索更多 ▍
更多提升執行力的小撇步:執行力
推薦書單:複利效應 https://reurl.cc/XeNo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