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煩躁 #懶惰 #不舒適 #難以休息
看著自己爆滿的衣櫃,爆滿的舊物收藏,家裏一團亂覺得很崩潰
持有的物品太多,需花費大量的時間整理,覺得很麻煩
東西太多,找到需要的東西需要花些時間
斷捨離其中一個概念是整理手上的物品,永遠動態保留最精英的那些。捨棄掉那些不夠好的、自己已經不再需要的物品,對自己是種很大的解脫。
物品少的好處很多。觀察一下自己平時工作的桌子,當桌面上的東西一多,很難找到想找的東西,執行工作的動力就會下降;但如果桌面保持乾淨,只放幾件物品,可以達到管理注意力的效果。舉例來說,如果乾淨的桌面上只擺著一封待繳的帳單,每次你視線掃到這張桌子,都會有個強烈的暗示提醒你去繳帳單。如果乾淨的牆面上貼著寫著本月目標的文字,這也會是很有力的提醒,提醒著自己隨時別忘了自己要朝所訂下的目標邁進。
另一方面,東西少,管理起來就很輕鬆很多。當用不到的東西一直佔據你的生活空間,生著灰塵,會排擠到你收納其他好東西進來的可能,同時你也需要定期為了家裡美觀全部拿出來打掃收納。我自己是個懶人,懶人討厭整理東西。想讓該整理的量減少,最簡單直白的方式就是讓東西變少。只留下必要的、留下最好用的。東西少的時候,內心的壓力就會輕鬆許多。同時生活空間會處於一個有餘裕接受新的東西進來的狀態。留有餘裕接受新的事物是個很棒的狀態呢!
舉例來說,控制衣櫃只掛滿 2/3,留下的 1/3 是讓衣櫃有餘裕進更好的衣服,新的衣服一進一出,淘汰掉已經沒那麼適合自己的或穿膩的,讓自己的衣櫃像活水一樣持續更新進化。
這種概念就像是公司團隊的建立,一個團隊人數越多,花在溝通和管理的力氣同時會指數型上升。一個 20 人資質中庸的團隊和一個 5 人菁英團隊,哪個團隊的工作產出高呢?
這個概念同等於你的物品,物品越多自己也需要花更多心神去管理它們,反而落入自己被物品遷就的狀態。
–
環顧四周,你身邊看到可以處理掉的物品是什麼呢?
–
▍探索更多 ▍
更多斷捨離的觀念和執行方法:斷捨離
推薦書單:斷捨離 – 山下英子 https://reurl.cc/XeNo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