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ovid-19 全球大流行到現在一年多,最終也掃到了台灣。
這一個多月來,我和先生全面在家工作,親朋好友聚餐全部取消,出國、旅遊全部停擺,如非必要就不出門。這段特別的日子,讓我養成了全新的生活習慣。

原本的生活作息
早上 6:50 起床,起床盥洗準備後約 8:00 出門。9:00 到公司開始一天的工作,忙碌到晚上 7:00 前下班,差不多 8:00 回到家,吃點東西、洗澡、休息一下,10:00 到 11:30 處理一下事情,差不多 12 點睡。
我的新生活作息
這段時間我養成了早睡早起的習慣。生活作息調整為晚上 10:30 前睡,早上 6:30 醒來。
每天早上醒來睜開眼,能感受到自己躺在一個充滿舒適溫柔白光的房間裡,舒適的溫度,舒服的床、柔軟的棉被。每天醒來第一件事,就是在心中對一切發生的事表達感謝。感謝美好的晨光照進整個房間,感謝舒服的床,感謝先生都會煮好吃的給我吃,感謝自己擁有可以好好沈澱自己的時間。一連串的感謝,為今天設定一個美好的起頭。
接下來的 2.5 個小時,是自己一個人的時間。首先靜心冥想,盥洗、伸展身體約 30 分鐘。接下來 7:00 – 9:00 用來做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,通常會拿來專心寫文章、閱讀很想看的書、審視並規劃自己的每日/每週/每月/每季計畫、處理重要代辦事項… 等等。
接著 9:00 – 12:00 上班,處理一些待辦事項後,通常會從 10 點持續開會到 12 點。
午餐時間常常能嚐到愛做料理的先生的手藝。午休吃飽飯後收拾一下,有時回床上發懶一下。通常下午 1:30 回去開始下午的工作,常常下午 2:00 開始一路開會到到晚上 6:30。
晚餐時間和先生一起邊吃飯一邊看劇。飯後洗個澡休息一下。
晚上 8:30 – 9:30 再處理一下要做的事情,快 10:00 時會開始培養睡意,差不多 10:30 就睡了。
在家工作讓時間變多了
原本的生活作息被工作切割掉大部分的時間,平日晚上只有兩個小時做自己想該做/想做的事,而且通常都是在晚上疲憊指數最高的狀態下去做,精神狀態不是最好。
自從在家工作後,直接省去了通勤和處理完整妝髮的時間,一天硬生生多了 2.5 個小時。多出來的時間可以留給自己做想做的事情,且運用起來非常彈性。這段時間老是可以睡飽,身體不會老是維持在疲憊狀態。
最重要的個人產出在清晨
讀過好幾本高效率成功人士的書籍,很多成功人士都會非常早就起床做事。以前只單純覺得能維持早起的紀律很厲害,實際體會後,才知道早起的好處這麼多。
早起,能享受到不受他人打擾的高品質專注時間,完整的 2 個小時足夠完成很多事。我知道我早上精神最好、產出效率最高,因此,把需要個人產出的工作放在早上效益最高。每個人每天都會有最重要的一件事要做,如果在一天的開始就把這件事情處理完,一天的開始就完成了本日最重要的一件事。同時,心情上也因為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完了而放鬆許多。
享受慢生活
2021 年的開始,我將今年的年度目標訂為好好「體會慢生活」。希望今年的自己有能力好好感受每一刻當下,能注意到到生命中每個單純美好的小事。希望當自己走在路上,能感受到臉上的微風、綠樹搖擺的美,花草生長的變化,看到路上小動物們可愛有活力的模樣。
疫情之下哪裡都不能去,既然無法向外探索,那就向內探索。
這段時間,吃飯的時候,也開始慢下來好好感受食物在口中的味道。以前的我吃飯只有攝取營養的目的,現在卻能開始品味每樣食材在口中的變化。
這段時間,買了好多書,也看了好多書。能把時間投注在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事上真的很幸福。
這段時間,和先生 24 小時關在一起,也能好好感受和先生之間的愛,感受到每個被愛的瞬間。
這段時間,和家人、朋友無法見面相聚。也因此每次的線上視訊、通話,也讓人格外珍惜。
相較於原本效率至上,被各種雜事追著跑的生活,很感謝疫情這段很特別的時光,讓我有機會從庸庸碌碌的生活中抽離出來。留給自己的時間變多了,讓我有時間反覆思考,讓自己舒服自在的狀態到底是什麼模樣 🙂
–
你的理想生活作息是什麼呢?
–
▍探索更多 ▍
更多理想生活的相關文章:理想生活
更多提升幸福感的方法:幸福
推薦書單:複利效應 https://reurl.cc/XeNo97
【理想生活作息】疫情之下我的新生活作息 有 “ 2 則留言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