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有這些狀況:
– 永遠忙於各種緊急的雜事,老是處理不完又掉球
– 覺得自己生活非常忙碌了但是人生卻沒什麼進步
#瞎忙
將所有待處理的事用重要和緊急兩個維度切割為四個象限,分別為「重要且緊急」、「重要但不緊急」、「不重要但緊急」、「不重要也不緊急」。今天如果臨時多了一些時間可以運用,你會優先處理「重要但不緊急」的事情還是「不重要但緊急」的事情呢?
觀察身邊那些讓你欣賞的人,會發現他們的時間永遠留了一定比例給「重要但不緊急」的事情,比方說持續運動、每天撥時間學英文、定期進修、每週和家人相處、持續學習投資理財的知識等等。這些項目都是若平常沒有刻意安排時間去做,就會忽略掉的「重要但不緊急」的事。「重要且緊急」的事情大家都知道要去做,但成功人士和普通人的差距,就差在「重要但不緊急」的事情的執行程度吧!持續累積超過 3 個月後,成功人士和普通然的差距開始越來越明顯。
那要怎麼確保自己「重要但不緊急」的事情會被執行呢?
1. 找出自己人生核心目標
舉例來說,先覺察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三個面向是什麼,以我來說 「長期穩定的關係(家人/朋友)」、 「健康的身心」、「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價值」,以上三項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三項核心要素。確定人生核心目標是為了找出自己判定一件事情是否「重要」的準則。這些核心目標通常都是需要長期積累才可以達成的,所以透過這個步驟可以找出那些重要,但一直被我們忽略沒有認真去執行的事情。
2. 展開核心目標為可執行的行動
以「長期穩定的關係(家人/朋友)」為例,和家人和朋友有美好的互動是我幸福的泉源。因此,我規劃了:每週至少和家人通話/見面一次;每月至少和兩組不同的朋友碰面聊天的計畫。
3. 追蹤習慣
列舉好可執行的行動後,就要拿出習慣追蹤表來追蹤啦!我自己是在紙本筆記本畫出代表每週和每月的格子,只要當週有做我就會記上一筆。這樣的好處是把自己的進度可視化,就像玩線上遊戲或手機遊戲時的每日任務一樣,看著格子填滿自己會很有成就感。或者是可以善用電子工具,自己慣用的任務排程工具或新下載的習慣養成 APP (habit tracker) 都可以。
另外,想討論一下「不重要但緊急」的事情。
請你轉個念思考一下,不重要的事是不是其實可以不用處理?比方說干擾的陌生電話、不重要的會議、某些只為了符合他人期望所做的事情… 等等。如果判斷一件事情不處理也沒什麼損失,那其實可以不用花時間心力去做。也許你可以花最小的力氣處理掉,或者是把該事情轉交給其他有能力的人做也都可以。請當個聰明的懶人。
反而,「重要但不緊急」的事情若不安排時間去做,隨著時間的累積,會漸漸與理想中的自己有段差距。只要我們有意識到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面向是什麼,再確實追蹤執行,就能把那些需要時間累積但卻非常重要的事情做到,慢慢往理想的生活靠近 😉
–
你今天做了什麼重要但不緊急的事呢?
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