執行斷捨離生活幾年後,我對用錢的觀念上有了本質上的改變。
我的生活沒有極簡、也沒有壓抑自己的購買慾,一樣會購入讓自己生活品質更高的物品。但在持續的斷捨離練習中,逐漸學會了「買的精準」這件事。因為買的精準,不再購入讓自己帶有一絲將就、勉強還算順眼的物品。觀念上的改變讓我的月支出下降了,但生活品質及生活滿意度都提升了。

為何無法精準購物
我的學生時代,拿著手頭上有限的金錢,從購買各種小東西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購物當下的快樂。
比方說購入文具、雜物、生日禮品、網拍衣服等,逛街這個活動本身成為一個讓人快樂的行程,買的當下都被添購新物品的快樂沖昏頭,覺得應該還不錯、可能會用到,就下手了。
因為預算有限,所以只能從品質沒那麼高的商家開始挑起;也因為是購物的初學者,繳了許多學費買入讓自己不滿意的東西,還沒了解什麼是真正適合自己的物品。
在成為上班族自己賺錢後,開始有能力買更多東西後,購物的頻率就增加了,堆積物品的速度就加快了。不斷想著要購入更好的東西,不斷地堆積物品,購買當下都想像著自己使用該物品的美好畫面,沒多想就購入了。
很多時候,只有買的當下開心,回去後把物品擺著就忘了。
無法精準購物後的影響
斷捨離後的過程中,重新檢視自己所擁有的物品,才發現有很多物品是將就地擁有著,甚至是雖然很喜歡但根本沒使用場合的狀況。為了整理物品,我花費了 8 個週末的時間和力氣逐步處理,才深刻體會到擁有這些不需要的物品的成本意外的高,所付出的放置的空間、整理的時間、定期打掃的勞力、甚至是雜物堆積的心理上的壓力,都執行斷捨離生活後才發現的。
實際把屋內的東西整理一遍過,清出了半數以上的物品,甚至連原本塞滿物品的活動鐵櫃也都送給別人,因為不再需要了。
30 歲是考慮買房的年紀。買屋前,房屋坪數是個重要的決策項目。
北漂打工的我換過不少租屋處,因此知道多大的空間可以塞得下我和先生所有的物品。
過去想像房子的室內實坪應該最少要 20 坪才夠用,現在整理起來,才知道室內 15 坪東西就放的很寬裕了。
東西多,需要買的坪數就大,揹的房貸也更大。隨著不斷地新添物品把家裡塞滿,讓雜物住好住滿,此時又會需要換更大的房子、揹更重的房貸,人生越過越辛苦。20 坪和 15 坪的房子權狀差了約 7.5 坪,若用台北房價一坪 80 萬去算,就是花了 600 萬讓雜物居住。600 萬需要努力奮鬥多少年,才有辦法存下的呢?
持有不需要的物品的成本太高了。
如何練習精準購物
斷捨離是個非常好的練習,讓我們重新檢討自己和每一樣物品的關係。
從斷捨離的過程中能不斷反思,慢慢瞭解到自己的喜好在哪裡,以及自己的盲點在哪裡,這樣下次購物的時候,就能做出更精準的決策。
衍伸閱讀:斷捨離的觀念及實踐方法
斷捨離是什麼意思?:拿回生活主導權,讓人煥然一新的人生哲學
如何開始進行斷捨離:輕鬆開始斷捨離的第一步
斷捨離從源頭開始:斷絕一切不需要的物品的行動準則
哪些東西我不再願意花錢
我從斷捨離清出來的物品中,找到自己購物決策中 3 個主要的盲點:
1. 囤積愛用的東西
因為知道自己愛用某個物品,所以看到該物品多件優惠時就毫不思考的下手。最後因囤積過多的量,反而造成浪費。
上次斷捨離後,我清出了一罐已經放到過期的全新保濕凝露。
這罐是屈臣氏兩件第二件 1 元的活動買的,當時在決定購買時,因為知道這罐是已經用完好多罐的愛用品,加上買兩罐更便宜的價格優惠,不假思索就買了。
只是,隨著不同的階段,人的使用習慣是會變的。現在的我,已經換了個更好用的保養品品牌,心態上也不想回去用次等喜歡的保養品。
拿著這罐過期的保養品,反思當初購買的當下的決策習慣,才驚覺保養品不能一次買了遠超過半年以上的使用量量!即便是愛用品,囤積過多的量會一直佔據著櫃子的空間,也很容易被遺忘。
因此有保存期限的保養品每次買一罐就好了。
一次用一罐,快用完再買下一罐。為了保有能選擇其他產品的彈性,寧可買一件比較貴,也不要因為價格便宜而買多餘的東西,省小錢花大錢。
2. 將就購入的東西
不再買「好像還可以」的東西。好像還可以的東西使用起來心情沒那麼舒爽,會有一種勉強自己將就使用的感覺。從結果來看,終究使用率低,後續還需要花時間心力去處理掉它。
舉個例子,我對床包的顏色有個人偏好,睡覺時喜歡睡在讓我感受到舒服放鬆的灰白色系被單上。幾年前,為了搬家添購傢俱去了一趟 IKEA,因為當下找不到深灰色的床包,所以拿了個看起來還算順眼的深藍色床包回家。
結局就是,後來上網看到好看的灰白色系床包,很開心的買了也用得很開心。至於深藍色的床包,在家裡擺了兩年都沒開封過,最後還是上蝦皮以二手價賣掉。
因此,買東西即便有需要且負擔得起,還是要挑到自己真的願意使用的才下手,不要讓自己將就使用沒有真的很喜歡的東西。
3. 雖然喜歡,但一直沒有派上用場的東西
我斷捨離出來的物品,最多的品項就是品質好、自己又很喜歡,但沒有使用場合的東西。
一直以來,我一直很有意識在挑選品質好、自己又很喜歡的東西購入。舉凡高單價的質感休閒西裝外套、戴起來很適合我的美麗髮箍、名人傳記精裝書(Steve Jobs, Elon Musk…) 等。然後,很開心的收進櫃子裡,一直沒有派上用場的一天。
很多東西即便自己很喜歡且品質好,但是會不會用又是完全另一件事。
比方說休閒西裝外套,雖然穿起來很好看,但是平時根本沒有適合穿它的情境;髮箍也是,戴起來很適合自己,但一樣沒有適合戴它的場合,就永遠不會戴它出門;名人傳記在我心中是永遠的經典書籍,一直覺得好好收藏著某天一定會看。但事實上,我永遠有一長串更想看的書在排隊等著,永遠輪不到名人傳記。
精準消費,購物前的反思
因為以上三個購物盲點,對於非消耗品的東西、尤其是體積大的東西,我會更加三思後才購買。購買的當下會反覆想著:
- 這個東西我使用的場合多嗎?
- 家裡有地方擺嗎?
- 收納的時候空間看起來美觀嗎?能讓家裡的空間更賞心悅目嗎?
- 這個東西品質好嗎?會不會容易壞?
- 這個東西能讓我這個人質感提升嗎?
- 這個東西用起來順手嗎?
哪些東西我願意花錢
除了通過上述步驟層層把關需要的物品,也特別列幾點我覺得生活中值得花錢的地方:
- 花錢買時間:時間是被低估的重要資產。省下更多時間,可以投入到更高產出的事情上。
- 花錢買體驗:生命就是個體驗的過程。讓自己的體驗富足,是個非常棒的投資。
- 花錢買氣度和格局:和所敬重、珍視的人之間,不因錢的問題破壞關係。
- 花錢在自我投資上:投資自己的效用比投資理財所賺得的報酬還大。買書、上各種課程講座,盡可能地累積自己成為更好的人。
有關金錢觀,大人學這集講得非常棒,推薦大家有空一定要聽聽看:
大人的Small Talk
EP161 布萊恩的財商筆記:20年投資,30萬慘賠,100本閱讀,關於財富我學到最重要的幾件事
[單集簡介]
今天來聊聊成為成熟大人無法忽視的議題:#財商。大家聽到跟錢有關的話題時,第一個想到就是「#如何賺錢」,第二個想到就是「#如何存錢」。然而, #Bryan 更相信,一個人擁有多少財富,其實取決於他的「認知邊界」,一個人不可能長期保有超過他認知邊界的財富。這一集Bryan將逐一分享這些年,他對「財富」這件事的領悟,不管你是否認同,你也該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「#金錢觀」。
總結
隨著不斷更替物品的練習,逐漸過上零雜物的生活之後,會發現東西更少、但東西更好。
總體支出變少了,但是生活品質更高了。
好好花費手上的每一分錢,讓每筆花費符合自己的價值觀。
–
馬上著手斷捨離,一起精準購物吧!
–
▍探索更多 ▍
斷捨離是什麼意思?:拿回生活主導權,讓人煥然一新的人生哲學
如何開始進行斷捨離:輕鬆開始斷捨離的第一步
斷捨離從源頭開始:斷絕一切不需要的物品的行動準則
如何整理 3C 雜物:懶人雜物整理收納方法
如何進行文具斷捨離:懶人上班族的文具收納心法
如何進行書櫃斷捨離:透過書本的收納與整理,重新對焦人生目標
如何進行衣櫃斷捨離:藉由衣服換季打造理想個人形象
如何進行家事斷捨離: 打破收納迷思,花最少的時間做好家事
如何處理斷捨離後的物品:贈送出去吧!輕鬆便利的贈物 APP 心得
如何處理斷捨離後的物品:蝦皮賣二手物 4 年來的心得
更多斷捨離的觀念和執行方法:斷捨離
推薦書單:斷捨離 – 山下英子 https://reurl.cc/xGMp94
One thought on “【精準購買】斷捨離後意外省錢,支出更少、生活滿足感更高”